結婚!結昏?辦桌 觀後心得
本劇講述結婚當天所發生的一堆莫名其妙的事情,婚姻並不是兩個人的事情,是兩個家庭的事情,觀念的衝擊,家庭內部的解離和失和,都在結婚這樣一種過渡性的儀式中爆發出來。
綠光劇團的戲維持著一貫的劇情流暢,歡笑中帶有溫情,依然是一部值得推薦,也是老少皆宜的劇(前提是要聽得懂台語)我不知道多少次因為自己聽得懂台語而感到慶幸。
「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就能度過所有難關。」
「要辦一個離婚儀式把新娘的手交還給他爸爸,還要跟他爸說不要還給我,我不收。」
(詳細的台詞記不清晰,但大概的意思相近)
但其中還是有好幾句台詞讓我狂皺眉,不知道是不是現在的觀念已經大不同,對我來說婚姻並不代表著成功,也並不是「維持婚姻就代表雙方都努力過」,有時候「放棄更是一種勇敢」。或許是我對婚姻並沒有什麼期待,所以才對這些言論非常不能苟同(也就是說我幾乎不能認同這齣戲劇的核心價值
另外,有好幾句台詞讓我聽出貶抑女性的痕跡,尤其讓我不舒服,邊笑邊覺知到「這個台詞一點都不好笑!」雖然明白因為是男性所講出的台詞,也可能因為觀念早已不同,這種不悅在我身上特別明顯,但還是不受控制的覺得「真的不能這樣說話!」
另外,劇本要處理的人物關係有一些複雜,也有很多段家庭關係跟感情必須處理,使得我覺得其中幾段略顯草率了,譬如說總鋪師和他的兒子、男方母親和女方阿姨、新娘念珍和他的妹妹念珠。「既做妹妹也做姊姊」的我,其實對於兩姊妹的感情有更多的期待,但是很可惜舞台劇並沒有呈現更多。不過我很慶幸自己有購買節目冊,從演員短短的一席話我可以看到他們其實對角色做出了許多的了解跟努力,只是舞台的鋪陳不足,無法給予更多的資訊,這也是我覺得稍顯可惜的地方。
我很喜歡念祖的角色,他是這齣舞台劇的「第三隻眼睛」。許多文本裡面都呈現過類似念祖的「第三方角色」(某種程度上這種角色都蠻討人喜歡的)。透過鏡頭看到的世界是完全客觀的,念祖的角色肩負著調劑氣氛、提出個人觀點跟紀錄客觀觀點的責任,多變又有趣,是一個很多內容而且非常適合深入了解的角色(別再裝傻了念祖!
總體來說,雖然我沒辦法真正的非常喜歡這一部舞台劇,但是他依然是相當適合入門的舞台劇,結構清晰,劇情清楚,雖然我認為結尾跟有些感情稍顯斷裂跟不足,仍然瑕不掩瑜(如果你不會像我一樣被台詞刺激到)依然很適合前去劇場觀賞,我覺得他尤其適合大概四五零年代出生的人。只是我不想去劇場被教訓說要好好維持婚姻,我真的會……被刺激到……
希望大家都能愛自己、認識自己的樣子和需要,並且從這樣的核心出發,認識自己愛的樣子。
簡略的評論這部戲劇,如果想知道更多的資訊或是想跟我討論,都可以留言跟我聊聊喔!